编者按股票网上配资
一张网,覆盖华容镇的每寸土地;万千格,串联起华容百姓的安心日常。在楼栋间、街巷里,有一群默默守护的力量——他们用一张无形的“网”,兜起家长里短的琐碎;他们在一个个细密的“格”里,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与幸福。他们是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米”,是民情上传的“最初一哨”,是邻里守望的贴心人。他们,就是我们身边的网格员。
本专栏,带您深入“格”中天地,探寻网格员们如何用脚步丈量责任,用真情化解难题,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生活的“幸福密码”。
今日推出第二期
来看华容社区第四网格熊敏的故事。
在华容镇华容社区,提起网格员熊敏,居民们总会露出温暖的笑容。她的工作簿上记录的不是冰冷的数字,而是充满烟火气的民生故事。从解决令人皱眉的“味道”,到疏通压在心头十几年的“水压”,熊敏用脚步丈量网格,用真情化解难题,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“网格员”三个字的千钧重量与滚烫温度。
啃下“硬骨头”:让居民再次闻见花香
北门小区是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,2023年11月,一个难题深深困扰着居民:下水道严重堵塞,污水横流家家户户门窗紧闭。居民张阿姨每每见到熊敏,便拉着她的手,满面愁容:“小熊啊,你闻闻这个味,我们啥时候能过上舒心日子?”
群众的“烦心事”,就是熊敏的“心头事”。面对这块涉及开发商、几十户居民和多个单位的“硬骨头”,熊敏没有退缩。“办法总比困难多!”她下定决心。接下来,便是无数次的上门走访,耐心倾听每一户的意见和顾虑;同时积极奔走,将开发商、下沉单位与居民代表聚拢到一起,搭建沟通平台。沟通、协调、方案……她跑断了腿、磨破了嘴,只为寻求一个最优解。
苦心人,天不负。2024年年初,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,改造方案最终敲定,资金筹措到位,锈蚀堵塞的旧管道被崭新的管网取代。当清澈的水流冲走淤积多年的污物,困扰小区的“异味之源”彻底消除。张阿姨再次拉着熊敏的手,脸上绽开了久违的笑容:“小熊,谢谢你!现在我们终于能开窗透气,闻见花香了!”那一刻,熊敏心中的满足无以言表,她笑着说:“那一刻,我闻到的不仅仅是花香,更是居民朋友给予我的那份沉甸甸的认可与信任。这是对我们网格员最好的奖赏。”
搬开“心头石”:涓涓清水润泽民心
矛盾复杂的老大难问题不止一件。华容正街122号楼因历史遗留问题,28户居民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“用水难”——水压低、水费高,邻里之间、居民与开发商之间积怨颇深,水改工程始终是悬而未决的“空中楼阁”。
为了搬开压在居民心头十几年的这块“大石”,2022年夏,熊敏又一次开始了“钉钉子”般的工作。白天居民不在家,她就利用晚上时间一户户上门拜访;一次沟通不畅,就两次、三次,不厌其烦地解释政策、疏导情绪、寻求平衡点。她穿梭在居民与开发商之间,化身为耐心细致的“调解员”,一点点消融坚冰;她行走在邻里之间,成为传递温暖的“黏合剂”,汇聚起解决问题的共识。过程充满艰辛与波折,但她坚信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
让熊敏倍感欣慰的,是在经过10雨天的努力,水改费用最终收齐的那一刻,居民群里一位大叔发来的简单话语:“小熊,辛苦了!”五个字,瞬间洗刷了她所有的疲惫。当期盼已久的清澈自来水最终从每家每户的水龙头里哗哗流淌而出,她明白,这不仅解决了困扰已久的“水压”问题,更是搬开了那沉甸甸压了居民心头十几年的“顽石”。“通水的那一刻,大家的心,也被这干净的自来水一起‘疏通’了。”熊敏由衷地感到高兴。
从“疫”线到“网”间:初心闪耀平凡岗位
熊敏的网格员之路,始自2020年那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。从一名无畏逆行的志愿者,到成为守护一方网格的“全能管家”,再到当选为镇人大代表,身份在变,但她为民服务的初心却始终如一。
在熊敏看来,解决小区污水的“味道”,提升居民家的“水压”,这些看似日常的“小事”,却是老百姓感受最深、最期盼解决的“大事”。她用双脚丈量着网格的每一寸土地,用真心感知着每一户居民的冷暖。她深知,当好一名合格的网格员,就是要成为政策的“宣传员”,架起连心桥;成为群众的“服务员”,解决急难愁盼;成为矛盾的“调解员”,维护社区和谐。
微光笔记
“我叫熊敏,一个普通的网格员。”熊敏常常这样介绍自己。然而,在她“普通”的岗位上,闪耀着不普通的光辉。她甘愿做一颗“永不生锈的螺丝钉”,在基层治理的肌理中牢牢坚守,用日复一日的辛勤奉献,默默守护着社区的平安与和谐,散发着源自平凡却又无比温暖的光和热。
-The End-
供稿|镇综治中心
本期编辑 | 吕绩 本期责校 | 孟莹莹审核 | 高振喜股票网上配资
广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